大理品宏高原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脫貧攻堅“八種”模式
一、產業扶貧
公司通過帶動貧困戶種植高原獨頭大蒜,獨頭大蒜每畝平均畝產1200公斤,每畝可增加收入8000元左右,較大大程度的增加農戶收入。在經營過程中,同等條件下以平均高出市場價優先收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農產品,鼓勵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高原特色農產品,增加他們的收入。
二、勞力扶貧
在經營過程中,公司每年需要季節性用工大約在30000人次,同等條件下公司優先使用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勞動力,對他們進行指導和培訓,按勞取酬,增加他們的收入。按每天每人120元計,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每年可增加收入15000元。
三、基金扶貧
2016年,公司抽出55萬元,以每戶1000元的標準資助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發展資金,獲得資助的貧困戶通過種植、養殖、手工等不同形式進行自主創收,增加收入,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。
四、入股扶貧
在貧困村黨支部的帶領下,采用“黨支部+貧困戶+龍頭企業+金融扶持”的模式,貧困戶向金融部門扶貧貸款每戶50000元,成立專業合作社,入股到公司,公司每年按8.5%的比例分紅給貧困戶。實現了“資源變成資產,資金變股金,農民變股東”,使貧困戶利益已得到保障,資金確保安全
五、科技扶貧
公司多次組織對高原特色農產品的關鍵技術進行了培訓,安排農技人員到田間進行了指導,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掌握育種、施肥、病蟲害防治等技術,確保他們的農作物收成明顯。
六、捐助扶貧
公司在"扶貧日"為焦石村委會、臘坪村委會捐款實施基礎設施建設;積極參與捐資助學活動,資助貧困學生,獎勵高考、中考狀元;為泥石流、地震災區捐款捐物,幫助他們重建家園等社會公益活動。近年來,公司參與捐贈共計100多萬元。
七、掛鉤扶貧
為充分發揮龍頭企業“以工促農”的作用,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,促進“三農”、“脫貧”問題的解決,公司還先后與牛街鄉福田村、福和村、西甸村簽訂扶貧掛鉤協議協議,通過各種方式方式最大限度的增加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收入
八、示范扶貧
公司計劃流轉100畝土地,建成“高原獨頭大蒜生態種植科技示范園”,利用科技手段,采集土壤、氣候、肥料、重金屬、礦物質元素等數據,解決過度施肥、不合理用肥、農藥有害疊加的傳統種植習慣,制定科學合理的施肥、節水、用藥的方案,引導群眾養成科學種植生態大蒜的習慣,最大限度的保護環境、增加產量、降低成本、增加收入。